人工育王記錄篇(老大掌鏡)
今天進行第四次育王,請我們家老大掌鏡,記錄過程與各位好友分享。先前於10/10將8號箱分蜂,提出4個巢脾放在9號箱內,大約有四成五數量的蜜蜂被分配到9號箱。
10/12日進行第三次育王,對象是快掛掉的7號箱及新分蜂的9號箱。12日發現9號箱的蜜蜂變少了?!原來有一些蜜蜂回到8號箱去了。今天檢視時發現7號箱接受1個人造王台;9號箱則完全不接受。
7號箱被接受的人造王台,蜂群包圍餵食蜂王乳
同樣是卵,為何會產出蜂王、工蜂、雄蜂呢?
蜂王:從孵化到羽化及其一生都吃蜂王乳。
工蜂:孵化後,前3天被餵食蜂王乳,第4天起則被餵食蜜及花粉混合物。
雄蜂:未受精卵孵化後,前3天被餵食蜂王乳,第4天起則被餵食蜜及花粉混合物。
蜂王、工蜂、雄蜂前3天都是餵食蜂王乳。而食物的不同,會形成不同階級的蜜蜂喔!
什麼是自然王台?人工王台?
在兩種情形之下,蜜蜂會造王台。一是蜂口數太多,蜜蜂們感受到需要分蜂,另一則是失去蜂王的時候。此時工蜂會將原本橫向的工蜂巢房改造成巢口向下並加大的蜂王巢房(王台)如下方照片。人造王台(王杯)則如下方另張照片。
蜂王巢房(王台)
人造王台(王杯)
蜜蜂為何知道要培育蜂王,然後將幼蟲持續餵食蜂王乳呢?
當蜂巢失王時,蜂群大約於12小時左右會感受到失王,此時工蜂開始改造巢房成為王台。而蜂農據此特性,在分蜂後無王的蜂群內放置人造王台(王杯),促其加速培育蜂王,過程如下介紹:
準備毛筆、移蟲針及人工王台
採少許蜂王乳與蜂蜜,然後混合
將混合的蜜乳液沾於人造王台(王杯)內
挑選有一齡、二齡蟲的巢脾
再次確認並檢查蜂王是否在內
抖蜂、刷蜂(清理停在巢脾上的蜜蜂)
近距離觀察巢內幼蟲(我家老大說好像蝦仁)
等待作業中的巢脾用溼巾包覆保溼
開始移蟲作業
挑出的一齡蟲,眼力不好還真的不行
置於王杯內
安置在王杯內的蜂幼蟲
將育王框置入蜂巢(大功告成)
老大說要拍一張老爸
(別人的背景都是豪華的辦公室裝潢,我的背景卻是殘垣斷壁)
育王的第一關卡是蜂群接受王台並成功育王,第二關卡則是蜂王「婚飛」必需成功受精。
育王是養蜂業一項重要的課題,背後隱含著更多的專業技術及選才條件,有機會再一一介紹說明。